您的位置首页 >精选知识 >

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(斜纹夜蛾)

您好,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,斜纹夜蛾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斜纹夜娥在国内各地都有发生,是一种暴食性害虫,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西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安徽;黄河流域的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省。

2、它是一种杂食性害虫,在蔬菜中对白菜、甘蓝、芥菜、马铃薯、茄子、番茄、辣椒、南瓜、丝瓜、冬瓜以及藜科、百合科等多种作物都能进行为害。

3、在分类中属于鳞翅日夜藜科。

4、它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、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。

5、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、嫩茎、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。

6、其食性既杂又危害各器官,老龄时形成暴食,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。

7、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4-20毫米左右,翅展35-46毫米,体暗褐色,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,前翅灰褐色,花纹多,内横线和外横线白色、呈波浪状、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阔带纹,所以称斜纹夜蛾。

8、卵 扁平的半球状,初产黄白色,后变为暗灰色,块状粘合在一起,上覆黄褐色绒毛。

9、幼虫 体长33-50毫米,头部黑褐色,胸部多变,从土黄色到黑绿色都有,体表散生小白点,冬节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一对。

10、蛹 长15-20毫米,圆筒形,红褐色,尾部有一对短刺。

11、发生规律1.年发生代数 一年4-5代,在山东和浙江经调查都是如此。

12、以蛹在土下3-5厘米处越冬。

13、2.活动习性 成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或土缝等阴暗处,夜间出来活动。

14、每只雌蛾能产卵3-5块,每块约有卵位100-200个,卵多产在叶背的叶脉分叉处,经5-6天就能孵出幼虫,初孵时聚集叶背,4龄以后和成虫一样,白天躲在叶下土表处或土缝里,傍晚后爬到植株上取食叶片。

15、3.趋性 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和趋化性,黑光灯的效果比普通灯的诱蛾效果明显,另外对糖、醋、酒味很敏感。

16、4.生育与环境 卵的孵化适温是24℃左右,幼虫在气温25℃时,历经14-20天,化蛹的适合土壤湿度是土壤含水量在20%左右,蛹期为11-18天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