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折筷子的故事的启发,筷子的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一、 大禹与筷子相传大禹奉舜的命令治水,三过家门而不入,所以都在野外就餐,由于治理水患时间紧、任务重,有一次实在是饥饿难耐,变架起锅煮肉。
2、等肉好了之后,因为太烫手所以根本无法进食。
3、但是自己又特别饿,还要等着去治理水患,等肉凉了再去吃真的很浪费时间,怎么办呢?这时候,大禹索性就从树上砍下两个树枝把肉夹出来进食。
4、从这以后,大禹为了节约时间便总是用树枝从沸腾的锅里夹出肉来吃。
5、慢慢地,大禹便熟练的学会了使用树枝来进食。
6、他的手下看大禹这样吃饭特别快,既没烫到手还不会让自己的手沾满油渍,所以便纷纷效仿。
7、这样就慢慢流行开了,有了筷子。
8、二、妲己发明筷子商朝纣王,暴虐成性,整天花天酒地而且特别挑剔,总是说这个菜太凉啦、那个肉太烫啦,很多厨师就这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。
9、妲己虽说是纣王至爱,但纣王发怒时还是会略有害怕,于是,每次都会在纣王吃饭前先尝一尝是否合口。
10、有一次,妲己感觉菜有些烫,可是纣王吃饭时间不能耽搁,急中生智,从头上取下玉簪子,把菜夹起来吹凉后送入纣王口中。
11、纣王大喜,认为这是一种享受,于是让工匠制作两根长玉箸,天天由妲己来喂自己吃饭。
12、后来这种吃饭方式流传到民间,普及开来。
13、在《史记·微子世家》中有“纣始有象箸”的记载,但是据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现的钢箸,经考证其年代是早于纣王时代的。
14、扩展资料:据《文物》1980年8期记载:“安徽贵池里山徽家冲窖藏出土,青铜箸一双。
15、由于岁月的腐蚀两支铜箸长短不齐,但相差无几,平均为20公分,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物。
16、”最著名的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,有一双竹箸,长17公分,直径0.3公分。
17、这双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,现藏于湖南博物馆,可谓弥足珍贵。
18、汉代箸之形状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。
19、而春秋时代的箸,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。
20、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一双银箸,迄今为止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箸。
21、古名医陈藏器说:“铜器上汗有毒,令人发恶疮内疽”。
22、事实证明,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气,铁氧化銹迹斑斑,都难以进餐,故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。
23、和陪葬习俗也有很大关系。
24、但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,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,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、牙骨箸和铜箸,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一双银箸。
25、长29公分,两头细、中间粗,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