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 >精选知识 >

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(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)

导读 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(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)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

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(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)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每当我们想起好友知己时,是不是总会想到王勃的那句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呢?这句诗形容的是再坚固不过的友情了,只要拥有好友知己,即使在天涯海角也如朋友在身旁一样令人安心,令人温暖,所以哪怕分别,也不要太过伤心,整首诗洋溢的是王勃的豁达乐观,令人感慨也令人唏嘘!

王勃居住在长安时,有一位姓杜的好友要去四川做官了,王勃送别好友,于是写下了这首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也算是送别诗的名作了。虽是送别,但王勃却始终在劝说着朋友不要太过伤心,一改往昔送别的悲苦缠绵,倒将王勃高远的志向以及宽广的胸怀都体现出来了,反而给人眼前一亮之感。
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

首句交代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之人将要去的地方,诗人通过工整的对仗,将送别之地长安和四川连接了起来,通过夸张的手法对远方进行想象,给人一种壮阔而深远的感觉;接下来又直接描写了自己的感情,同在宦海沉浮的两人总是有惺惺相惜之感,这就将两人的感情进一步地升华了。而接下来的千古名句更是将这首诗带到了一个顶尖的高度,不受时空限制的友情定是永恒而深厚的,既然是这样,分别时怎能像寻常小儿女那样止不住的哭泣呢?

虽然诗歌是献给朋友的,带着对朋友的劝慰,其实又何尝不是王勃自己内心情怀的吐露呢?这位“初唐四杰”之首的天才少年,年少成名,还未及冠便已入仕,年纪轻轻就在官场打拼,意气风发,或许正是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年纪吧,一举一动都带着年轻人的热血与乐观,即使是送别,也保持着自己豁达的情趣,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,使得这首诗在从无数的送别诗中脱颖而出,带着旷达的意境以及纵横捭阖的情怀,引起了千百年来的共鸣,所以广为流传至今,经典而不衰。

有书评价:“读此诗,乃知初唐所以盛,晚唐所以衰”,明快爽朗的风格,清新自然的语言,加上独树一帜的内容,使得这首诗带着积极向上的意义和初唐诗人豁达而乐观的品性,展现的是初唐蓬勃发展的气势,这种风格与晚唐许多伤春悲秋的诗歌得以区分开来,才显得如王勃一般的诗人是多么的伟大,而他们的洒脱超逸也正是属于初唐的风骨与魄力。

其实王勃写得送别诗自然不止是这一首,但却只有这首诗的诗风才能展现王勃的年少情怀。拿他的《江亭夜月送别二首》来看,这两首诗写得是江边月夜送别的场景,但句句都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,对比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态与情感了。王勃写江亭夜月的时候,正是因《斗鸡赋》被贬出长安,旅居巴蜀期间,这个时候的他亲手葬送了自己的仕途,正是郁郁不得志之时,对未来带着困惑与迷茫,在这样的心境之下生活的王勃,自是缺少了年少时的那种乐观与热血了。

一个人的心态与志向总是和他人生的际遇有关,就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对人生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一样。王勃在写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之时,正是人生最好的年纪,也正是心态最为平稳的时期,这个时候的他一定是对人生充满向往的,也一定认为和朋友总会有再相见的一天,所以即使两人相隔着天涯海角,只要心在一处,就会像是邻居一样亲近,从未考虑过人生会出现其他的意外,只期待着彼此的美好前程。

或许这就是年轻人的魅力吧,活力而积极,乐观而向上,豁达的胸襟,高远的志向,就连写友情都能将其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,超越送别诗的悲情忧伤,将人带入更高的思想层次。可历经世事,辗转起伏后的王勃,大概慢慢的失去了这种乐观吧,在人生大起大落之后,如曾经那么超然的王勃,也不免内心凄凉,渐渐地被悲伤感染,在送别之时,开始感到失落与痛苦,不免也成为“泪沾襟”中的一员。

但终归不需要去想之后的王勃会变成什么样,只需欣赏这首诗,就不得不感叹少年天才的聪慧与通透,短短四十个字表达的精髓是许多人穷其一生也不能达到的境界。这种超越时空的友情珍贵的令人羡慕,也美好的令人动容,豪放之至,豁达之至,或许还带着重逢的美好心愿,展示了一个年轻人对未来最美好的期盼,对友情最深刻的理解。

初唐风骨,在四杰,在王勃,更在王勃的每一句诗里,虽英年早逝,但他短短二十七载的人生成就却超越了其他人的几十年,我们在他的诗歌里感受他人生的精彩,也在他的诗歌里寻找大唐之美,人生之珍,友谊之贵!
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